越过山丘

之前交作业的一篇文,谈不上故事,也谈不上散文。

BGM:李宗盛《山丘》 https://i.y.qq.com/v8/playsong.html?hosteuin=7evA7KniNe4z&songid=&songmid=003ryaYw2nWz55&type=0&platform=1&appsongtype=1&_wv=1&source=qq&appshare=iphone&media_mid=003WM5WQ4VlEuc&ADTAG=cbshare 




你让我说个故事?

我没什么可说的故事,我也不是说故事的那块料。

是真的,如果我有这个本事,我为什么不去当个作家,赚两口酒钱?

对,假如不谈健康,酒是个好东西。

我喜欢金酒,你曾经见过的,亨利爵士那款。嘶,那混在杜松子味儿里黄瓜的清香,还有回味特别的玫瑰香气,你不能喝酒实在是太可惜了。

我是近两年才开始喝洋酒的。我讨厌纯应酬的酒局,也不喜欢酒的苦味。也就是之前在熟人的家里品过一次山崎威士忌,才喜欢上这种又激烈又芬芳的味道。不管怎么说,酒比生活的口味要浓得多,不是吗?

是,我是喝不起那么好的酒,所以我才和你一起这样说着话不是吗?

就算你说无聊我也没办法,难道你能说出什么故事来吗?

因为你不能所以才要听我说?嘶,很不巧,我也是个无聊的人。喏,你从窗户里看往下看,看到了吗?就今晚,这条路上走过的人,少说也有百来个。你会因为无聊一个个去问他们的故事吗?

不会吧。而且只要你多问几个,你就会发现人类的故事几乎都差不了多少。挺没意思的。

人的故事已经发展了太久了,没什么东西你没有见到过的,都是老一套。我也和几千年前的人没什么不同。尤其是恋爱故事,你会发现爱情故事多到不可思议的程度。

爱情就是个筐,什么都能往里装。什么冲突矛盾都可以说一句“因为爱情”,而正因为如此,爱情故事也会承担很多其他的情绪,嘶……你知道吧,老一代的那些作品,我们赏析时会称其为“自由”,“破除旧思想”之类的。但其实故事本身倒是很老旧,只不过看的人觉得不同而已。

是,即便如此人还是喜欢听故事,一方面为了从历史中证明自己,一方面又盼望着出现什么自己不曾知道的东西。

人很矛盾是吧。其实还好,我们可以被称为一种“类”,也可以被称为一个“人”。人的脑子是个有趣的东西,他既能认识到整体,也能认识到个别,该怎么平衡这两者大概就是问题所在。他们又想确定自己独一无二,但他真的独立出人群又会忙不迭地去寻找同感。我发现这有一个阶段……你不觉得这话题无聊吗?

行,反正说什么不是说呢。

嘶,据我观察,人在一开始总是更容易意识到他们的个性。然后觉得自己是个特殊的存在,不久之后,总会发生些什么,让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和身边的人没有区别。

对,就是我现在这个阶段。我和楼下在走着的人没什么区别。关键是有些人和我选了一样的路,就是承认自己的平凡,而另一些人,他们转为承认每个人都是特殊的,人的故事值得传承。

那些人会成为作家。

或者换一种说法,他们可能会成为描绘者。即使他们写出来对故事,历史上已经成千上万次发生过。于是这些人会去试图成为创作者,他们尝试着各种不同的人称角度,想出不同的表达形式,穷极想象的极限,好像这样就能改变故事的本身。

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嘛。

我没有看不起创作者的意思,你看,我一直觉得作曲家很厉害。就那么几个音,翻来翻去能写出那么多的曲子。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领域我不了解,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真是个谜。

但不管怎么说,嘶,音乐不受语言的限制,这点真的很厉害。

这首歌就不错,是我曾经很喜欢的一首歌。“让人轻轻地唱着,淡淡地记着,就算终于忘了也值了。”嘶,人们爱说曲故情长,其实我是觉得情故曲长的事儿更多。

我倒不是不相信曲故情长,非得较真的话,这事儿不是还得按照个体的情况来说?你总不能拿那种死心塌地的人,和一串吹完就忘的口哨做对比吧。

只不过……人的情感变化实在是太快了。其实大多数人只是把自己的情绪扔在一首歌里,这首歌就像个坑,他们把情感扔进去,转身就可以忘记。嘶……然后过了好多年后,人们听到这首歌,又想起了那些感情,还以为是自己长情,其实不过是因为这曲子真的不错,能经久不衰被人提起。

唉,长情根本不该被歌颂。

就是有太多人误会自己了,“曲故情长”,明明承认情短并不难,非得杵在那儿不走开。

是,作为浪漫和期望来说是个好词。像它一样的词有很多,“永远”,“恒久”,“一直”。

其实我觉得这种时间的美感也和人类的共性有关,就咱们刚刚聊的那个,除了感觉到自己并不特殊以外,人还会受到一次冲击。

因为从“世界围着自己”变成了“世界是世界,我是我”,所以一瞬间会突然意识到世界的大,个体的渺小。在这样的情况下会特别逼真地感受到那什么,对。

以有涯渡无涯的恐惧。

你想想,你我头顶的这片天空,云有多高,然后藏在那后面的星辰有多远。今晚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这颗星星,而那黑暗之中我们没看到的又有多少?

世界是这样的大,而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不及其亿分之一,而你一辈子能接触到的知识,又是人类成就的几分之一?就是这种,宛如尘埃般不值一提的恐惧,自身被否定的恐惧。

所以人会喜欢一些拉长自身的词,如果我们的感情真的能映在漫长的时光里,好像就能证明我们的足迹。你不觉得是这样的吗?

也是,你还没有我活的那么久。

我也许还可以再活七十年,但我总觉得,我其实已经活过了七十年,该下葬了。

不过真的到了七十,我也许就不会和你说这些,到了那时候,我一定不会去考虑什么活着的意义。

现在可以和你随意聊聊,你就当听段路人的自言自语也行,反正你马上就会忘记。

你觉得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

其实这个问题挺憨的,我们一般解释定义的时候,一定已经归纳出这个东西的全貌了,也就是说,从头到尾我们都明白了。而生命这个东西,人们只能说“近似地知道”。

毕竟我们谁都无法清晰的了解死亡。

既然从终点分析那么困难,咱们就从起点开始。

你知道芥川龙之介的《河童》吗?挺神神叨叨的一篇疯子故事。里面有一段描述我很喜欢,说的是在河童的世界里,出生前父母会对着孩子喊:你想不想出来呀?

有意思对吧?如果孩子不想出来,嫌弃他爹,就不会有出生这回事。

我们人类就没有这么合理的方法,人的一生最荒唐的就是:你生下来不需要经过你的同意。

从最开始就与你无关的一段东西,居然需要你去解释它的意义,你不觉得好笑吗?

生命本身就挺矛盾的,它的起点和你无关,终点和你无关,但是中间那一长串东西却又要你完全负责。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们耗尽心力,想要去争取一个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。所以人类才爱用“证明”,毕竟你想,如果一件事理所应当,哪谈得上什么证明呢。

刚刚这个话题的结论?

不是所有事都要结论的呀,我也不过是随口胡诌,你听听就过,这种事,考虑的越少越幸福。

如果是给年轻人的建议,我就是觉得,“活着的意义”这个东西别看你个人以外的世界,你的生前死后都和你没关系,这么大一世界,只有你活着的当下还属于你。所以意义这回事还是要往自己身上看。不是“我活着,对世界有什么意义?”而是“我活着,对我有什么意义?”。

问题简单多了,不是吗?

我考虑这个问题的原因啊……其实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考虑啊?

考虑出来的结果每个人不同,但就和我前面说的那样,只要统计起来,总是有千百万个重复的。人嘛,就这么回事。见识顶天了也就天文和纳米……吧,我也不太清楚现在科技发达到什么程度了。总之大家见识就这么多,是好人是恶魔,得出的结论也不会差的太远。

对……“自我中心”,这就是我的结论。哪怕承认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,也要承认自己是自己的中心。

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?我的名字,我的身份?

我像是作家吗?哈哈哈,听了这些有的没的,我还以为你会说我是个哲学家,或者是个神棍。

不好意思,如果我真的是,我就该把我现在说的东西编个动人的故事写下来,比如热恋如何走向熄灭,比如一首曲子能勾起怎样的回忆,比如人的不甘心如何改变命运,然后再配上一些带着中年绅士烟草香味的词藻,拿去糊弄几个还不懂事的小姑娘。

像是什么“喋喋不休,时不我予的哀愁”。

而不是和一根在中途就烧尽了的香烟说这么多无聊的废话。

我也该戒烟了。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异常轻松的写作体验,除了部分表述的斟酌外几乎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,完全就是我个人在吧台前拿着酒杯时的内心戏。让我看到这么一篇文,如果我有同感,我就会谬赞作者在玩弄文字思维旅行,如果没有,我就会觉得这是个憨批日记。

所以和文中说的一样,你看完笑笑就行。


评论
热度(5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